日本医蛭别名:医蛭、体狭长,略呈圆柱状,背腹稍扁平。背面有5条黄白色的纹斑,以中间一条最宽和最长。黄白色纵纹又将灰绿底色隔成6道纵纹,以背中两条最宽阔,背侧两对较细。腹面两侧缘各有一条很细的灰绿色纵纹。雄性生殖孔位于第31/32环沟上,雌性生殖孔位于第36/37环沟上,两孔相隔.5环。咽部 有6条内纵權,背中及腹侧各一对。阴道囊狭长。
日本医蛭养殖技术重点:养殖池的建造工厂化养殖是改传统的大塘养殖为小池塘精养。并采用分阶段高密度饲养模式。与传统的大塘养殖模式相比较,工厂化精养具有:占地少,幼苗成活率高,方便操作管理…等优点。
1:选址:
普通农田,房前屋后,老厂房荒地。要求:背风向阳,交通排灌方便,天然饵料丰富,周围没有农药,化肥及工业污染的地方。没有震动清净的地方更佳。背风向阳:春秋季节,可增加光照时间,延长水蛭的生长周期,冬季能防风抗寒,方便安全越冬。排灌方便:要考虑到若干年内周边水位的变化,保证做到旱时有水,涝时不淹。天然饵料:螺狮、贝类、水中的浮游生物、水生软体昆虫、乳汁性水草。交通:给产品和饵料的运输带来便利,节省时间,减少运输上的费用开支。
2:建池:建池一般南北方向为宜,尽可能因地制宜,一般精养池宽3米,成品养殖池宽4米左右,长度不限。精养池,池形为凹形模式,中间深,两边建有平台,深度为80cm,分别为池边到平台深40cm,平台到池底深40cm,池的对角设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成品池:深80cm,池底平状模式,所有池的池边用砖出线10cm左右,盖上胶布遮雨防逃。池与池之间留100cm左右的人行通道。建池时尽量挖下15--20cm再开始建造,以减少池内的压力。
蓄水池(备水池,养水池):可根据实际养殖面积及需求量来决定。一般养殖面积在2000平方米左右的养殖厂应具备一个蓄水量 约400立方至600立方的备水池。幼苗精养及分养管理幼苗引进后,先在家放置2--3天,等茧内幼苗出茧率达到80%后,再选一晴朗的天气,时间为早上8:30--9: 00左右或下午5:30--6:00左右,气温最好在20℃左右入水,此时的水温应跟幼蛭的体温相近。
3:注:幼苗入水前应注意入水后几天的天气预报,避免幼苗入水后天气突变,温差太大引起幼苗大量死亡。
幼苗入水时,把泡沫箱内的幼苗卵茧连土全部倒入精养池的凹槽内,让卵茧在水中自由漂浮24小时;【幼苗一般会在卵茧吸水后8小时内出茧】24小时后就可以把漂浮的卵茧捞上放置于泡沫箱盖上放入水中,以便剩下的极少数幼苗出茧。两天后,将池内卵茧清理干净。幼苗入水后,建议精养池平台上灌水3cm--5cm,48小时后开始投喂幼苗的开口诱饵饲料。在幼苗开口期间建议水中暂时不放水草。在幼苗入水5--6天后,【开口饲料投喂完毕】再在精养池用绳子固定两条水浮莲在凹槽的两边以供幼苗休息及发棵分池。
4:幼苗开口时,按配方要求准备饵料,将饵料均匀的投撒到两边平台上,再开动增氧机,用分流剂对群居的幼苗进行分流。让幼苗散开后顺利进食。在精养的过程中,饵料的投喂要严格的按照四定原则:(1)定质,(2)定量,(3)定点,(4)定时。每天早晨8--9点钟应补水或换水3cm--5cm。当幼苗精养15--20天之后,从刚出茧时的1--2公分长到4--5公分左右,随着水体的肥度增加,水浮莲也在大量发棵,分苗时,将新发棵的水浮莲连同上面的幼苗一起移入另外一个精养池,按上面的方法养殖。大约一个半月后,幼苗长到8cm左右就成了青年蛭,再用同样的方法把青年蛭分流到成品养殖池进行分级分段管理。
5.:青年蛭的饲养与管理
幼苗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养之后,此时已长成小指般大小,随着发颗的水浮莲分流到了成品池中,再根据成品养殖池每天清晨爬在池边的密度进行调整,尽量做到均匀。水位逐步增加到50cm左右,大池两边用绳子固定50cm宽的水浮莲或其他水草以供水蛭吸取露水遮荫或休息。每天早晨八--九点钟要适量补水,遇高温天气中午也要补充水源。投喂螺狮尽量以偏小的螺丝为宜。
水蛭养殖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细心观察,并严格要求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投食;【四定原则】
(2):补水换水;
(3):清理池内杂物;
(4):水体消毒<定期用淡盐水或EM菌泼撒>;
(5):巡池检查。定期用仪器检测水中的PH值,亚硝酸盐、 氨氮、溶解氧。
巡池检查工作要认真细心,严禁池内有蛭类天敌进入。细心观查水蛭的活动,摄食,生殖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日常管理
(1):由于白天水体PH值升高,夜晚PH值下降,导致水体的PH值昼夜变化显著。通常情况下,水蛭能适应这样的 昼夜变化,无需对养殖水体进行人为干预。
(2):PH值超高时、8.6以上、可以采用换水或施用醋酸等措施降低PH值。
(3):PH值过低时,5.0以下、按20ppm浓度生石灰全池泼洒,可提高水体的PH值,具体应用时要遵循少施微调的原则。
一般3--5天检测一次。
附:四定规则
1.定质:两洗一消【0.5%盐水消毒】
2.定量:50万幼苗约投喂饵料10公斤--15公斤
3.定点:两边平台均匀投喂
4.定时:下午5:30--6:00
1、摊晾法:在阴凉通风处,将处死的水蛭平摊在清洁的竹竿、草帘、水泥板、木板等处,晾干即可。
2、烘干法:有条件者可将处死的水蛭洗净后采用低温(70℃)烘干技术烘干。
3、盐制法:将水蛭放入器皿内,放一层盐放一层水蛭,直到器皿装满为止。盐渍死的水蛭晒干即可。
4、酒闷法:将高度的酒倒入盛有水蛭的器皿内,将其淹没,加盖封30分钟,待水蛭醉死后捞出,再用清水洗净,晒干。
5、碱烧法:将水蛭与食用碱的粉末同时放入器皿内,上下翻动水蛭,边翻边揉搓,待水蛭收缩变小后,再洗净晒干。
6、烟埋法:将水蛭埋入烟丝中约30分钟,待其死后再洗净晒干。